孩童紅腫搔癢,異位性皮膚炎(濕疹)
的5件事
萃然部落格
1.關於異位性皮膚炎:
台灣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約為8-10%,60%患者於一歲以前出現症狀,85%在五歲之前,小孩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患者。
起因:原因大約可以歸類為三種[1]
- 先天遺傳:統計數據中,父母有異位性皮膚炎時,小孩有症狀的機率更高。
- 免疫功能失調:飲食習慣,生活壓力都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受影響,使皮膚發炎,進而導致異位性皮膚炎。
- 接觸過敏原:過敏患者的過敏原各有不同,除了常見的塵蟎、花粉、黴菌等等, 特定食物或是刺激性的清潔用品也可能是過敏原。
2.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:
- 皮膚乾癢、敏感、脫屑、紅疹等等
- 夜間症狀更加嚴重,導致干擾睡眠,身體免疫受損
- 通常於面部,頭部發作,更嚴重的症狀可能會蔓延到四肢。
3.預防等注意事項:
- 攝取足夠水分,避免皮膚乾燥
- 攝取維他命D豐富的食物,魚,蛋等等促進皮膚角質脂質的生長
- 室內溼度維持在55%附近,避免過度乾燥與潮濕
4.常見的治療方式:
—症狀嚴重者,醫生可能使用處方藥物
- 組織胺:可以止癢,但若患者心理作用導致搔癢,可能會使傷口有二度傷害
- 類固醇:不論外服和內用,都是治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,但對於患者的副作用較大。
5.日常保養:
除了醫生洽詢以外,日常的養護對於幼兒來說也很重要,麥蘆卡蜂蜜對於肌膚養護也有很好的效果,不論在於2013年的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與18年的Journal of Wound Care等等期刊中,都提到了麥蘆卡蜂蜜對改善皮膚保水能力、減輕乾癢感和緩解紅腫問題的正面影響。